•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奠基仪式贵州举行
发布时间:2008-12-31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1742 分享到:
12月26日,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奠基仪式在FAST台址—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洼地举行。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院士、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中科院秘书长李志刚以及贵州省政府、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业信息化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SAT项目合作单位、贵州省直有关单位和高校、黔南州有关领导出席奠基仪式。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洼地 


FAST示意图
 
    据了解,将于2009年正式开工建设的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计划中的建造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 Arecibo的300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FAST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在出席奠基仪式时指出,FAST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具有三项自主创新成果: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望远镜接收机的高精度定位。全新的设计思路,加之得天独厚的台址优势,FAST突破了地面望远镜的百米工程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

    詹文龙表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身发展能力。FAST工程就是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力工具。14年来,贵州省政府和人民矢志不渝的关注和支持FAST工程。从14年前的选址,到今天的奠基,FAST工程的每一步无不凝结着贵州政府和人民的心血。有了FAST,边远闭塞的黔南喀斯特山区变成了世人瞩目的国际天文学术中心;有了FAST,贵州的交通、水力、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将迅速发展;有了FAST,将像美丽的黄果树瀑布一样带给贵州以更大的商机。通过FAST工程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必定能够完成带动贵州经济、推进西部建设的宏伟目标。今天的奠基仪式既是对我们各位专家、同仁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们响应党中央号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又一成果。我们要以FAST工程奠基为契机,共同打造集科学研究、科学信息交流、国际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为一体的国际科技工程。

    据了解,经过13年的预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持、全国20余所大学和研究所共同参与的大科学工程终于在2007年7月立项。今年10 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FAS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FAST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也于本月初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评审。

    FAST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表示,作为一个多学科基础研究平台,FAST将在基础研究众多领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学、物质深层次结构和规律等方向提供发现和突破的机遇,也将在日地环境研究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设将推动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它的建设与运行将促进西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符合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以FAST为主体的天文科普基地将推进我国西部、甚至全国的科普工作,教育青少年、宣传公众与决策层,为科教兴国的长远战略目标服务。

能够探寻“地外文明”之谜的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26日在中国西南贵州省平塘县正式启动。与人们熟知的望远镜不同,FAST既不架在山顶,也不像“哈勃”那样遨游太空,而是在贵州一片名为“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地中立足。这个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犹如一只巨大的“天眼”,将探测遥远、神秘的“地外文明”。

千百年来人类大多是通过可见光波段观测宇宙。事实上,天体的辐射覆盖整个电磁波段,而可见光只是其中人类可以感知的一部分。

与接收可见光的传统光学望远镜不同,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天体射出的无线电波。射电望远镜既没有高高竖起的望远镜镜筒,也没有物镜、目镜,而是由天线和接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接收机把从天线传来的无线电波放大,并转变成能用仪器记录的信号或对无线电波进行拍照。

而具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计划建造中口径最大、探测能力最强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这座巨大的望远镜外形与卫星天线相似,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其灵敏度提高约10倍,综合性能较之美国Arecibo300米望远镜也提高了约10倍。

据了解,FAST作为一个多学科基础研究平台,有能力将中性氢观测延伸至宇宙边缘,观测暗物质和暗能量,寻找第一代天体。

人类生存的地球之外到底有没有生命迹象?茫茫宇宙的初始状态起于何方?对于这些长久以来困扰人类的“地外文明”疑问,FAST将搜寻识别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或许能因此帮助科学家揭开地外文明的“冰山一角”。

此外,这座巨大的射电望远镜将用于研究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并有可能发现奇异星和夸克星物质,以及中子星——黑洞双星,从而精确测定黑洞质量。

全新的设计思路和得天独厚的台址优势,使它突破了望远镜的百米工程极限,开创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

科学家在经历10年的苦苦寻觅之后,将FAST的台址确定在在贵州平塘县克度镇绿水村的大窝凼洼地,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地质条件和极端宁静的自然环境。

大窝凼洼地是喀斯特地貌所特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它就像一个天然的“巨碗”,刚好盛起望远镜约20万平方米的巨型反射面。建成后的望远镜将会填满整个山谷。“大窝凼不仅具有一个天然的洼地可以架设望远镜,而且喀斯特地质条件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而不在表面淤积,腐蚀和损坏望远镜。”张海燕说,不仅如此,这里还符合望远镜建设所需的其他“苛刻”环境条件。

由于无线电环境对射电望远镜影响极为重要,项目地址半径5公里之内必须保持宁静和电磁环境不受干扰。大窝凼附近没有集镇和工厂,在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25公里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据悉,FAST工程投资超过7亿元,建设周期5年半。作为一个多学科基础研究平台,它将在宇宙大尺度物理学、物质深层次结构和规律等众多基础研究领域提供发展和突破的机遇,也将推动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