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大陆达成20亿美元的采购台湾面板的意向
发布时间:2008-12-25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474 分享到:
工信部建议大陆彩电厂可考虑并购面板企业

  -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

  陷入“冰河期”的台湾面板业,将迎来大陆方面的驰援。在上周举行的第四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宣布,为携手促进面板显示产业发展,大陆企业决定扩大采购台湾企业的面板,先期达成20亿美元的采购意向。

  台湾力晶半导体董事长黄崇仁分析指出,这项采购有助缓解台湾面板企业的困境,也有助大陆电视厂家提高议价能力,进而获得与日韩液晶电视竞争的资本,算是“一石二鸟”。

  全球八成减产来自台湾

  台湾全球最大面板制造商的称号,今年年底将被韩国面板企业接手。由于受韩币大幅贬值的影响,近几个月来韩国面板厂在价格上的优势地位愈发明显。据某市场调研机构统计,第三季台湾面板厂在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47.5%降到43.5%,韩国面板厂则从39.7%提高到43.8%,再度取得领先地位,第四季预期状况还是如此。

  目前全球面板产量平均减产84.5%,几乎都来自台湾面板厂,韩国面板厂仍维持相当高的产能利用率。原因主要是汇率差距下,同样一片面板,台湾面板厂已经开始赔钱,索性不生产,韩国面板厂却因韩元大贬,还有赚头。

  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发生在日韩企业身上的“面板采购倾向转移”让台湾面板厂商从主动陷入了被动。台湾面板业吹起减产风,延后投资新产能,奇美电的8.5G投产已决定延后至2010年,友达光电表示中科双子星7.5G拟延后投产,包括华映、群创、瀚宇彩晶等都有相关的减产、或延后设厂相关动作,“面板五虎”悉数启动减产、节流动作。

  不过,减产、节流并不能扭转台湾面板产业的亏损局面。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友达光电净利润降至新台币8.6亿元,同比猛烈下降96%。奇美则意外出现亏损,营业亏损达新台币34.7亿元。一线厂商尚且如此,二线厂商的日子更加难过。华映及瀚宇彩晶两家面板厂共亏损约新台币92亿元。由于第四季面板产业步入淡季,在价格持续下降情况下,台湾面板厂第四季亏损幅度将较第三季扩大。

  两岸合作亟待技术升级

  奥维营销咨询研究总监盛哲表示,“台湾面板厂商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减缓面板扩产的步伐;二是与大陆整机厂商在面板领域展开合作。”由于日本和韩国的彩电企业通常在上下游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台湾和大陆加强合作就显得非常迫切。台湾面板厂家产能严重过剩,加大开拓大陆市场是其消化产能较为快速、有效的方法。

  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表示,“两岸的平面显示产业垂直合作是必要的,因为大陆的电视面板生产至少还要1-2年才能量产,而台湾面板行业现在又陷入危机中,两岸的合作是共赢的,我们现在组织了9家会员单位来开会准备集体采购,估计具体方案要到明年初拿出来。”据悉,TCL、创维、康佳、海信等9家主流彩电厂商都对这一采购计划表示了兴趣,联想、方正、海尔等电脑厂商也表示有意参与。[JF:Page]

  不过,简单的“贸易往来”对台湾巨大的面板产能来说只是解近忧,要想进一步释放过剩的面板产能,抓住时机和我国大陆整机厂商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如在面板制造领域的合作,可能会一改中国平板产业的被动局面,从而盘活两地的平板产业链。

工信部建议“尝试并购”

  “面板企业生存困难,为国内平板电视企业吸纳人才和并购、合作等解决行业发展的瓶颈提供了重要机遇。”工信部运行检测协调局副巡视员高素梅日前在“2008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会议上表示。

  进军上游产业链摆脱在平板电视发展中缺乏核心技术的弊端,是许多彩电企业进军上游面板的重要原因。由于液晶面板占到液晶电视成本的60%以上,是最重要的元器件,如果面板完全受制于上游企业,平板企业在全球彩电产业链上就处于被动,无法保证合理产业利润。

  专家认为,目前已有很多彩电企业意识到上游产业的重要。TCL、创维、海信、长虹、康佳已在这方面有所动作。而此轮面板企业经营不善,国内平板电视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方式增强在此方面的话语权。但平板电视企业普遍对并购面板企业比较谨慎,因为相对模组项目而言,面板制造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以及风险程度都要大得多。

  相关报道

  TCL液晶模组项目投产

  新快报讯日前,投资超过10亿元、位于惠州的TCL液晶模组项目投产,TCL首台液晶模组正式下线。同时,液晶模组整机一体化二期工程也破土动工。据悉,该液晶电视模组项目是目前国内彩电行业独立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完备的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

  TCL集团副总裁、液晶模组项目负责人贺成明向记者介绍,TCL液晶模组一期工程共4条生产线,年产量将达到233万件,日前投产的首条生产线可生产22英寸-32英寸的液晶模组,明年2月1日量产。剩余的3条生产线将于明年4月投产,届时可生产37英寸-47英寸大尺寸液晶模组。据估计,到2009年,TCL集团液晶电视产量将突破500万台,该模组厂所生产的模组除了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外,也将用于该公司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液晶电视制造。

  随着平板技术的迅速普及,国内彩电市场进入新一轮竞争,中国彩电企业不约而同地瞄准和投资液晶产业链上游,以期增加平板时代的技术竞争力。业内人士认为,进军上游模组制造领域,是国内彩电企业为适应产业转型、实现技术和产业升级的积极选择。

  国产彩电厂商进军平板“上游”近况

  厂家 合作方 投资额 最新进展

  TCL 韩国三星 投资超10亿元 惠州液晶模组厂明年 2月量产

  海信 台湾奇美 投资 7亿元 青岛液晶模组二期 9 月投产

  康佳 韩国 LGD 投资8.86 亿元 苏州昆山模组厂 12 月开建

  创维 韩国 LGD 参股广州 LGD5% 广州平板基地10月投产

  厦华 台湾华映 投资 2亿美元 计划在厦门建液晶模组厂

  长虹 自建 投资 8亿美元 虹欧等离子屏明年 3 月量产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