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不少投资基金偃旗息鼓时,一些投资机构却选择了逆市飞扬。金沙江创投联合北极光创投今日就宣布,3000万美元注资北京太时芯光科技公司,而北京工业大学选择技术转让方式出让了部分股权。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伍伸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投资步伐,相反,我们仍然在持续性地关注半导体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及互联网、无线通信等新兴领域存在的投资机会。
据悉,北京太时芯光科技公司是由北京金沙江创投出资,依托北京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实验室技术基础,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成立的科技型创新企业。该公司定位LED产业上游核心产品研发,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先期建设包括研发中心、LED外延片生产线、LED芯片制造等LED上游产品生产基地,并以此为核心,扩展到产业链中、下游的LED封装及LED应用产业,最终构造一个投资规模达3亿美元的涵盖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的LED产业园。
“本次拿到的3000万美元投资将有助于上述规划的完成。”太时芯光公司董事长沈光地表示,该项目成功后,将填补国内空白,从而改变中国LED产业在国际LED产业链上游失控的局面,使中国LED产业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LED产业抗衡。
对于金沙江创投来说,这已经不是他们首次涉足LED产业链。
2006年6月,金沙江曾联合永威投资和Mayfield基金1000万美元投资江西晶能光电。后者主要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制造硅衬底GaN基高亮度发光二极管(HB-LED)的前端技术公司,正好是LED的上游企业。
而主导投资晶能光电的项目也是金沙江董事总经理伍伸俊负责,并且投资后伍担任晶能光电控股公司董事长。
目前,LED产业正蓬勃发展,LED以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反应快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景观照明、指示灯、显示屏、交通信号灯等领域,尤其是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LED照明大显身手。2010年预计中国整个LED产业的产值将超过千亿元。
不过,虽然我国从事LED的企业已达2000多家,但产品和配套企业700多家,600家是封装企业,而从事产业链上游的的外延片、芯片制造的企业、研发单位和生产企业仅为40多家。借助资本的推动,太时芯光依托北工大光电子技术实验室的技术研发优势,有望扭转这一不利地位。
10月27日消息,北京太时芯光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下称“太时芯光”),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让太时芯光,金沙江创投联合北极光创投向公司注资3000万美元。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李平局长主持了高亮度LED产业化注资合作暨入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仪式。北京市政府苟仲文副市长出席并讲话。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伯旭,北京工业大学张泽副校长、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伍伸俊、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陈大同、北京太时芯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光地教授等到会签约。北京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负责人以及产业界和新闻界近百位嘉宾出席了仪式。
北京太时芯光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北京金沙江创业投资公司出资,依托北京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实验室技术基础,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成立的一家科技型创新企业。太时芯光项目是LED产业上游核心,产品应用范围覆盖传统指示、电子显示屏、交通信号、汽车照明、背光系统和通用照明。
通过此次签约,公司将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亮度LED技术实施大规模产业化。该公司计划3年左右的时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先期建设包括研发中心、LED外延片生产线、LED芯片制造生产等LED上游产品生产基地,并以此为核心,扩展到产业链中、下游的LED封装以及LED应用产业,最终构造一个投资规模达3亿美元,涵盖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的LED产业园。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填补国内空白,从而改变中国LED产业在国际LED产业链上游失位的局面,使中国LED产业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LED产业抗衡,形成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