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脑普及和数字储存信息产业的发展,数码相机已逐步取代传统相机成为人们购置摄影器械的首选。数码相机对光学组件产品的需求量占总需求的近40%,其未来发展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光学冷加工行业的发展。
(1)2005年后全球数码相机市场增速渐缓
2002年以来,全球数码相机市场快速增长。据WTO统计数据,2003年数码相机全球出货量约4314万台,比2002年增加76.8%;2004年为6850万台,比上年增长59%。预计2005年的增长率为22%,达到8400万台;2006年全球出货量为8470万台,增长势头渐止。
PMAI(Photo Marketing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世界照相市场协会)分析认为,数码相机市场的增长将持续到2006年至2007年,之后将会逐渐下降,“由于全球数码相机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因此今后行业利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配件、消耗品和服务” 。
著名的市场调查机构IDC(International Digital Company 国际数据公司)也对2008年之前的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及各年增长率做出了预测。
图1-2-2:2001-2008年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对比
数据来源:IDC
从上述权威机构的分析预测可以看出,2004年以后,数码相机市场高速增长期已经基本结束,2005年增速明显放缓,整个行业逐渐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普遍的预测是2009年后数码相机市场将出现负增长,悲观的预测则认为负增长在2006-2007年就会出现。
(2)发达国家市场进入成熟期,2007年前中国市场将保持两位数增幅
欧洲、美国和日本占据了2004年之前数码相机市场销量的前三位。2004年数码相机在发达国家的家庭普及率已普遍上升至20-40%,市场日益饱和,提前进入成熟发展期。未来数码相机销量增长将主要由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拉动。中国是最被看好的市场,预计到2007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数码相机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2002年中国城市居民拥有数码相机的比例仅0.83%,与发达市场相比,成长空间很大。随着世界主要数码相机厂商纷纷将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数码相机价格迅速下降,销量增长迅猛。中国大陆数码相机市场自2003年起步入快速成长期,预计2006年后市场增速将迅速下降,进入平稳增长期。
图1-2-3:2004-2006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销量预测
数据来源:CCID
(3)数码单反相机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总体上未来几年数码相机需求增长将大幅放缓,目前主流产品象素值已上升至500万象素以上,数码相机未来将向轻薄短小、多功能、个性化方向发展。
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使数码单反相机成为新的增长点。2004年单反数码相机销量接近200万台,比2003年的76.5万台增长了161.4%。随着单反相机价格突破万元底线,以及整体性能的不断提升(2005年主流机的象素值已达800-1000万象素),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数码单反相机作为换机的选择。预计2005-2007年会是数码单反相机的快速成长期。
数码单反相机为上游光学冷加工业带来新的需求拉动因素,但作为高档相机,其普及率无法达到大众产品的水平;同时,对镜片镀膜及精度的要求更为严格,没有技术加工优势或镜头组装能力的厂商很难参与竞争并分享其增长收益。
3、拍照手机市场分析
(1)销量迅速上升,内置镜头成为手机标准配置
拍照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手机产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根据权威的IT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于2005年4月14日发布的《2004年全球拍照手机市场报告》中的数据,2003年拍照手机的销售量8400万台,占全部手机销量的16%,比2002年1800万台激增5倍。2004年销售2.57亿台,占手机总销量的38%。预计2005年拍照手机销量将达3.5亿台。
另一家全球著名的科技研究公司InfoTrends在2005年1月11日发表的《移动影像:科技发展趋势、消费者行为和企业战略》报告中预测,2009年全球拍照手机销量将达到8.6亿台,占全部手机销量的89%。InfoTrends指出,未来拍照手机飞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将是影像功能的进步(例如:影像传感、变焦、自动聚焦等)、迅速下降的产品价格和便携性、服务及外围设备的发展。
图1-2-4:2002-2008年全球拍照手机销量趋势
数据来源:Strategy Analytics,InfoTrends,中关村证券专业顾问部综合整理
2003年中国手机市场实现销量7378.6万部,销售额118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18.1%和10.4%,连续三年的市场销售量复合增长率由43.6%降低到26.6%,销售额的三年复合增长率也由26.1%降低到14.8%。2004年预计手机销量达到8214.6万部,销售额1273.3亿元。在拍照手机方面,中国市场发展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总体发展迅速。2004年中国拍照手机只占手机总销量的15%左右,预计2005年将上升至30-40%的水平。
尽管拍照手机的增速有可能在2008年后大幅下降,但手机兼具时尚性消费品的特点使得全球市场年均换机率达20-30%,绝对增长数量十分可观。
从产品发展趋势看,手机将向多媒体化方向发展,并集成网络、游戏、娱乐等诸多功能。拍照、摄录是不可或缺的多媒体功能之一,因此,内置镜头已成为手机的标准配置,未来数年拍照手机的增长必将大大高于手机总销量的增长。
(2)拍照手机对光学冷加工行业的影响
全球以及中国照相手机的普及发展,为光学冷加工行业中的手机镜片、镜头模组制造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并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目前200万象素以下的手机镜头多采用塑胶料或塑胶玻璃混合镜头,台湾大立光(3008)是全球塑胶镜片生产的龙头企业,2003年成功开发130万象素手机镜头,与另一家台湾企业玉晶光电一道占据全球130万象素以下手机镜头市场30%的份额。大立光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36%和30%,充分分享了拍照手机市场增长的巨大收益。国内上市公司凤凰光学2003年3月开始在中山生产基地进行手机镜头量产,被称为国内的“手机镜头大王”。2003年凤凰光学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47%。
尽管拍照手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对光学冷加工厂商而言,手机镜头的单价却仅有数字相机镜头的十分之一不到,加上竞争者陆续的加入,价格仍将下滑,利润空间愈加狭窄,其整体产值规模仍远无法和数码相机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