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通威集团和巨星集团联手打造的永祥多晶矽生产基地首期1000吨专案竣工投产暨二期3000吨项目在四川乐山市五通桥的厂区内举行奠基仪式。19日上午,由通威集团和巨星集团联手打造的永祥多晶硅生产基地首期1000吨项目竣工投产暨二期3000吨项目奠基仪式在五通桥区隆重举行。这是乐山市继新光硅业之后又一个千吨级多晶硅项目投产,标志着乐山市“千亿硅材料”产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悉,永祥多晶矽生产基地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多晶矽生产基地”,设计规模为年产多晶矽1万吨,总投资65亿元,分三期进行。首期年产1000吨的多晶矽生产线仅用一年时间便顺利竣工投产。在产品质量方面,永祥一期工程第一炉多晶矽产品已通过美国权威机构的检测,远远超过太阳能级,接近电子级,这在国内多晶矽行业中是较为罕见的。
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的今天,作为其基础原料的多晶矽需求量也日益加大,目前全球多晶矽每年的缺口在6000吨左右。中国已为全球太阳能第一生产大国,但中国多晶矽生产无论技术水准还是生产规模,均与世界先进水准存在很大差距,市场需求基本依赖进口,缺口巨大,且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和太阳能利用。
乐山是全国唯一四十多年不间断从事半导体硅材料研发和试制生产的地区,目前掌握有改良西门子工艺中的氯化硅氢化、大型还原炉、导热油转化热能和还原尾气干法回收等四项关键技术,同时也是我国多晶硅生产的发源地和国家布点建设的第一个千吨级多晶硅厂所在地。在全国生产多晶硅的三家企业中,乐山就占了两家,现有规模1500吨,占我国建成能力的80%。
乐山市把硅材料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确立为一号工程,全力打造“国家级硅材料产业基地”。除了今(28)日开工的乐电天威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外,今年乐山还有峨眉半导体材料厂500吨多晶硅扩建项目、东汽集团1500吨和永祥1000吨新建项目将动工建设,永祥公司五通3000吨和犍为6000吨项目也将同时上马。乐山市预计在三年后形成19500吨多晶硅产量。
由乐山电力和保定天威两大上市公司联合投资的乐山乐电天威项目,占地约500亩,总投资约22亿元人民币,其中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出资51%,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9%。该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24个月,2009年7月前完成土建和设备安装,2009年11月生产出第一炉产品,2011年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80%,2012年开始生产负荷为100%。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分别发来贺电,向项目竣工投产表示祝贺。副省长李成云,省政府副秘书长蔡竞,省经委主任焦伟侠,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姜晓亭,市委副书记、市长蒋辅义,市委副书记罗建安,市委常委、五通桥区委书记王万锟,副市长童光明以及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等领导莅临祝贺,并为竣工投产剪彩。
李成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永祥多晶硅一期1000吨/年项目竣工投产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多晶硅是太阳能光伏产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产品,也是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去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多晶硅项目不断上马,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永祥1000吨多晶硅项目的竣工投产和3000吨多晶硅项目的奠基,在这个时候,是适应市场竞争的最佳时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乐山率先提出了“加快发展,努力为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多作贡献”的响亮口号,而永祥1000吨多晶硅项目的竣工投产就是对灾后重建最大的支持,希望乐山各级党委政府继续支持永祥公司发展,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使3000吨多晶硅项目早日竣工投产,为建设乐山多晶硅产业基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姜晓亭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全国各地多晶硅产业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时间就是效益,速度就是优势,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抢占先机,巩固和扩大优势。他希望永祥公司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永争一流的精神,用更大的气魄,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水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确保1000吨多晶硅尽快达产,加快推进3000吨多晶硅项目建设,同时做好第三期3000多晶硅项目的前期工作,形成跨越发展的强力支撑。姜晓亭表示,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永祥多晶硅项目建设,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环境!
竣工投产仪式结束后,省、市领导及来宾参观了一期多晶硅生产厂区,并来到二期3000吨多晶硅项目建设工地,为项目培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