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A股上市公司深天马A(000050.SZ)发布公告称,其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4.5代液晶屏生产线将落户成都,这是其继上海4.5代线后在国内敲定的第二条液晶屏生产线。
不过京东方来得更早。今年3月27日,京东方A(000725.SZ) 也与成都工业投资集团公司和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签署了投资31亿元建设4.5代液晶屏生产线的计划。
与此同时,四川长虹与彩虹集团合资的四川虹欧显示器件公司,7月22日宣布其投资8亿美元在绵阳建设的等离子屏一期工程PDP后端模组开始进入投产试制阶段。
显然目前四川的成绵都市圈已经成为国内平面显示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三大项目的总投资超过120亿元。
国内面板制造产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面对竞争对手京东方(000725)及正挺进资本市场的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下称“龙腾光电”)等企业“咄咄逼人”的产能扩张动作,深天马A(000050)终于无法坐视,于昨晚宣布将斥资3.6亿投资建设一条4.5代液晶生产线。
该公司将与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成都工投”)、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成都高投”)合资成立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成都天马”)。成都天马注册资本为12亿元,其中,深天马出资3.6亿元,持股30%,成都工投和成都高投分别持股42.8%的和27.2%。
成都天马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为一条月产3万张的730mm×920mm 玻璃基板的第4.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生产线,投资总额约30亿元。按照计划,深天马将于成都天马注册五年内回购其全部股权。
深天马的产能扩张计划可谓马不停蹄。就在不久前的3月份,该公司于上海建设的国内首条第4.5代生产线刚刚建成投产。
对此,业内人士的解释是,由于液晶面板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企业只有不断扩张、不断建设新生产线才能获得成本和市场的优势。
就在深天马公布投资计划的前一天(21日),京东方(000725)宣布将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资金22.50亿元,主要用于建设4.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与此同时,同样出于建设新生产线的募资需要,另一液晶面板生产巨头——龙腾光电不久前也敲定借壳ST太光(000555)。
眼下,国内液晶面板制造业正上演一出产能扩张竞赛。对此,兴业证券分析师时红相信,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类电子市场,整个面板制造产业尤其是中低端的电视和IT类面板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大陆面板厂商的未来发展空间已经完全打开。长江证券亦已因此对深天马的利润增长表示乐观。
在成都的新会展中心,深圳中航总经理、深天马董事长吴光权将深天马4.5英寸TFT-LCD生产线项目签给了成都。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4.5英寸TFT-LCD生产线将落户成都高新区,占地约428亩,投资总额约为30亿人民币。根据协议中规定,建成后,一期月产730mm×920mmTFT-LCD玻璃基板3万张,最终达到6万张;达产后,年度销售收入约16亿人民币,利润约2亿人民币。
据吴光权介绍,早在2006年4月,深天马就与上海政府合作,投资32.9亿元建设国内第一条4.5英寸TFT-LCD生产线,同年8月动工,2007年9月点火试生产成功,今年1季度正式投产,而此次在成都建设的4.5英寸TFT-LCD生产线,是深天马在全国的第二条,也是其在西部建设的重要项目。
据悉,深天马是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中航集团下属的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LCD)及液晶显示模块(LCM)设计生产企业。目前,该公司在深圳、上海均设有工厂,在美国、德国、韩国设有销售处,总资产12亿元,年生产LCD20万平方米,LCM5000万块。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深天马在成都建设4.5英寸TFT-LCD生产线除了进行西部生产基地的布局外,可能更看重西部地区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优惠的招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