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国内首家太阳能设备企业上海汉虹将赴港上市
发布时间:2008-07-04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487 分享到:

 首家太阳能设备企业将赴港上市 上海汉虹“沾光”太阳能火爆钱景 ,目前汉虹应该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太阳能设备制造基地,公司去年的太阳能设备销售额为2亿元,今年将达到7亿元 
  给掘金者提供铁锹的人,同样挣钱。太阳能产业也是这样。 
  内地第一家太阳能设备的综合制造公司上海汉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汉虹”)有望在香港上市。该公司主要为太阳能电池厂家提供制造设备。 
  上海汉虹董事长兼总裁贺贤汉说,目前汉虹应该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太阳能设备制造基地,“公司去年的太阳能设备销售额为2亿元,今年将达到7亿元,明年的总销售额有望突破10亿元人民币。” 
  下游火爆带动上游 
  光伏发电的产业链条为:硅矿―冶金硅―高纯多晶硅―单晶硅棒或多晶硅锭―单晶硅电池或多晶硅电池―组件等,而上海汉虹所涉猎的,就是多晶硅到电池中间的加工环节设备制造。 
  从2006年起,上海汉虹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晶炉全部销往国内市场,今年该产品的销售量将达到300台。去年年底,公司多晶铸锭炉问世,现已订出70台。另外,上海汉虹在完成一期2万平方米厂房建设并投产后,如今正在建设二期4万平方米新厂房和5000平方米研发大楼,以扩大生产规模。 
  “订单可以排到后年。”贺贤汉表示,由于目前太阳能产业过于火爆,因此要通过融资来扩大生产量。 
  Solarbuzz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光伏系统装置容量达到了2826MW,比2006年大增62%,其中德国占47%,其次为西班牙(占23%);而去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为3436MW,相比2006年增幅达56%,中国厂商的占有率也提高了20%到35%,日本厂商的占有率下滑了13个百分点,到26%。 
  以兴业证券的数据来看,中国电池及组件生产企业无锡尚德、常州天合以及中电光伏的预计出货量今年将有大幅攀升,三家公司各将增长45.2%、163.16%以及62.5%。 
  首家上市的太阳能设备制造商 
  贺贤汉说,国内主要客户将95%的款项在设备制造完成前付给企业,这样可以确保尽快拿到产品,“现在单晶炉的生产公司在国内有13家左右,多晶炉的生产企业有5家,但现在除了我们都没有出成品。” 
  2002年,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的上海汉虹和日本纪和铁工株式会社合作生产数控加工中心,2005年开始生产半导体引晶炉、半导体专用机械设备,2006年开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地第一个8英寸太阳能电池用直拉式硅单晶炉,今年已在上马生产12英寸单晶炉。 
  “我们委托日本方面开发技术,而公司本身的优势在于国内低廉的生产成本、更短的交货期,因此主要竞争对手在德国和日本。”他表示,如美国GT公司,生产一套多晶炉设备需要周期8个月,而上海汉虹的交货时间可以缩短到3个月。 
  现在,与太阳能相关的上市公司分为两类:主要在国内上市的多晶硅制造商如通威股份(600438.SH)、天威保变(600550.SH)、特变电工(600089.SH)、川投能源(600674.SH)、乐山电力(600644.SH)等等,以及境外上市的太阳能组件和电池片制造公司如无锡尚德、CSI、中电光伏、林洋新能源等等,但还没有一家成功上市的太阳能设备制造商。 
  CSI阿特斯公司首席执行官瞿晓铧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目前适合上市的企业反而是设备制造企业,“因为这一块的竞争压力更小一些,利润很高。” 
  毛利率方面,国际光伏电池厂商如Sunpower、Conergy、ECD等公司大约在15%到33%之间。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