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光通信经过前几年的泡沫式发展后,一直在等待更好的机会。随着奥运战略和光进铜退项目的实施,光纤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也将是我国光通信产业再一次发展的机会。
如果说北京2008奥运会的举办给光纤产业带来了商机,那么作为奥运会合作伙伴的中国网通则抓住机会加速推进光纤到户。
去年底,备受关注的光纤到户正式纳入规划,根据网通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网通”发布的公告,网通预计投资150亿元开始实施部分地区光纤到户,三到五年内建成。这意味着今年网通主导的北方十省大中城市将实施光纤到户,现有用户网速受限制问题将得到解决。
而今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使得中国电信加速实施光进铜退战略。据了解,中国电信也同样进行了光网络的采购,在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单项FTTH工程招标中,烽火通信成功拿下一半的份额。
据悉,中国电信已发放第二轮FTTX集采技术标书,与去年首次集采主要关注FTTH相比,本次技术标书重点转向FTTB和FTTN。业内预计中国电信今年FTTX的建设需求会在200万线左右。
3月21日,中国移动在公司网站上发布“中国移动通信2008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公告”。公告称,招标规模约1000万芯公里。这对于长期处于低迷的光缆行业来说,无疑是提升各大厂商产能的一次机遇。
3月18日,备受关注的中电信、网通光网络集采项目告一阶段。据了解,两家运营商已经选定EPON作为今后光纤接入的主流技术,华为、中兴与烽火通信成为此项目的大赢家。
华为一直将GPON作为发展重点,EPON原本是其短板,在EPON问题上与当初CDMA初期的情况极其相似,华为近期才在EPON开始发力。华为一贯擅长扭转局势,执行力业界第一。此次网通EPON项目,华为的技术分并不占优势,但商誉和服务为其加分不少,翻盘能力令人折服。
中兴在EPON领域有很深的积淀,已经在20多个省份形成战略合作和EPON商用局,规模50~60万线,公司自测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在此次网通下发的集采文件中,中兴次序位列第一,目前还不清楚这一位序是否表明其份额最大,中兴在评比中获得了很高的技术得分。
而有着武汉邮科院背景的烽火通信,仅宣布在武汉电信FTTH工程就拿下一半份额,另一半据知情人士证实为中兴所得。另外,从烽火通信传来消息,其自主品牌的系列光纤光缆将进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除此之外,也不能忽视中天科技、长飞光缆、亨通光电、永鼎光缆等专业光通信设备商的力量。
适应运营商建设要求,把握运营商的集采需要。中国电信总工韦乐平认为,降低成本是推进FTTH发展的关键。韦乐平认为,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继续降低设备和器件成本;逐渐消除分业监管的政策障碍和体制障碍,促进IPTV健康发展,为FTTH发展注入市场需求动力;依靠大规模应用和大规模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依靠施工安装自动化、分业化和流程化降低建设成本。
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推进光进铜退的步伐,要从之前多个手机厂商过早乐观估计我国3G上马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结果我国3G才缓慢启动的教训中吸取经验,不能盲目乐观。还有要加快公司市场化运作,像烽火通信,如果再不尽快推进改革,留住优秀人才进行研发,那么可能会使得原先的优势损失殆尽。
由于受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等运营商集中采购政策影响,未来光缆市场的划分将更取决于企业实力。目前,如华为、中兴、烽火通信等一些规模较大的光纤光缆企业,由于多年积累,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在运营商招标采购中明显占据优势。接下来就是如何巩固自身的优势,做大做强。
光纤到户将取代ADSL
“FTTH是一个三高网络:高带宽、高速率、高质量,是目前全球用户接入的最先进手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泰龙通信董事长张贤清说。
在历经了拨号、ISDN窄带、ADSL宽带数个时代之后,面对着日益丰富的互联网应用,要求网络带宽实现质的飞跃。因此FTTH的概念在10年前就已被提出,但因价格过高等因素,专家们多用“最后一公里”来概述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据了解,在FTTH网络中,意味着家庭可以拥有100Mbps甚至1000Mbps的带宽,也就是说,用户下载一部高清电影理论上限最快只需要几秒钟时间。
与FTTH相反的是,ADSL正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著名宽带专家、烽火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毛谦说,目前通用的ADSL标准下行通道速率为8Mbps,上行通道为512Kbps。在过去,这样的非对称速率很适合传统的数据业务,但随着P2P和交互式视频、高清电影等业务的迅速发展,ADSL越来越不适应用户的需求。
在“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看来,现阶段被称为“宽带”的ADSL、局域网、有线电视电缆上网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或许只有FTTH才是最佳选择。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也表示,FTTH可以取代目前所采用的以太网、ADSL和有线电视电缆3种主要上网方式。“它使用户上网速度达到目前的1000倍,可称作真正的宽带。”
实际上,由于光纤不受电磁干扰也不存在电磁泄漏的问题,光纤除了具有可高速传输海量数据的优势外,它在远距离传输、传输稳定性以及信息的保密性等方面有着铜缆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成本抑制发展积极性
如果单纯从成本看,光纤的成本比铜缆低很多。目前光缆的价格为80元/芯公里,相当0.08元/米,非常便宜。而售价好几千块的光收发模块,现在也只要100多元,跟ADSL上网的设备价格差不多。
从目前设备和布线施工等方面的综合建设成本来看,光迁到户是ADSL的1.5到2.5倍。对于FTTH来说,最关键的开支是最后100米的接入——局端接入和用户端接入的综合设备成本。
烽火通信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05年烽火通信与武汉电信合作的中国第一个FTTH商用工程——武汉紫菘花园小区FTTH工程中,每户的FTTH改造成本高达7500元,为ADSL安装费用的5倍以上。其中,用户端接入设备的价格高达2500元以上。
但现在综合成本也要2500-3000元。高鹏透露:“在北京回龙观宽House别墅和吉晟别墅,每户安装的成本在2500-3000元左右。”
全国成本最低的地区是武汉,其成本降到了每户最低1800元。相比之下,ADSL宽带接入的安装费用现在几乎全免,每个月仅收取100元左右的使用费。这也是近年来ADSL宽带接入市场井喷的一个重要原因。
某种程度上,高成本还降低了运营商推广的积极性。据程越介绍,自己小区光纤宽带在资费方面,1.5M的费用是1100元/年,还赠送3个月,相当于每个月70元左右;2.5M的费用是1380元/年,包月价格是150元/月,这比目前北京市网通、歌华的宽带资费还要更便宜一些。
在运营商看来,这成了一种莫大的风险。“按照这个价格,我们大约需要5-6年才能收回成本。”一家运营商负责人对记者说,就目前而言,运营商发展宽带业务主要还是靠接入费挣钱,采用FTTH后在接入能力增加的同时面临着应用不足的问题,涨价的空间不大,因此高投入并不能带来高回报。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信和网络的未来如何,并不只由技术决定,价格往往是左右市场份额的杀手锏。作为宽带接入理想方式的FTTH,在中国发展之路显得荆棘密布。
“包括试验网在内,目前国内的FTTH用户数为10多万户。”烽火科技集团总裁童国华透露。最乐观的预计是,2008年将可以达到三四十万用户。
3月19日,记者在北京首个FTTH试点回龙观试点进行了调查。尽管回龙观社区里包括龙跃苑在内的多个小区都安装了光纤宽带,不过了解光纤到户的住户并不多。大多数用户都是一问三不知。
与国际相比,中国的FTTH显然已落后太多了。据市场调查机构RVA 2007年FTTH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美国2007年FTTH接入用户比2006年翻了一番,突破了200万户大关。日本FTTH的用户数在2007年6月底更是发展到了966.3万户,而韩国FTTH用户将于2007年底突破200万户。在中国香港,FTTH普及率已达到21.2%,超越韩国和日本,成为全球之冠。
但日本和美国等得到较好发展其原因之一,就是其电信运营商可以向用户收取较高的服务费(日本每月收取5000日元-6000日元服务费,折合人民币约400元-500元;美国每月收取80-100美元)。这一点,在中国目前显然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