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2日上午,由中国美旗控股集团牵头投资的和谐光电(泉州)基地,在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洛秀新区举行奠基仪式。来自海内外的台商代表、港商、海外华人企业家和地方领导共500多人出席了开工仪式。
泉州和谐光电科技产业基地由和谐光电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香港仁和集团、复华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及台湾、美国知名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整个项目将分成两期建设,预计年产值将达一百二十亿元人民币,并将带动下游产业链年产值二百亿人民币的效应,并计划在六年内投资建成十五座从外延片、晶片、封装到各种灯具的LED工厂。全部建成投产后,泉州将成为大陆最大的光电(LED相关)产业基地。
据中国美旗控股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中华光电产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谢秉臻介绍,未来五至十年全球将可能形成近一千亿美元的半导体照明应用市场,中国美旗集团顺应时代产业发展的潮流,积极引入半导体照明产业,已先后成立多家光电企业,这将推动中国光电产业的不断革新。
和谐光电(泉州)基地,是由中国美旗控股集团联合港台企业和谐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泉州成立的,这是他们继今年4月在晋江投资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配送中心、晶蓝光电两大项目之后,在我省投资的第三大项目。光电基地占地3000亩,项目总投资5.7亿美元,将建成15座从外延片、芯片、封装到应用的LED灯具产品的配套企业。首期占地300亩,投资2亿元,于2008年9月建成投产,将形成500条封装生产线,预计年产值可达40亿元,缴税2亿元以上。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0多亿元,并带动下游产业几百亿元。届时,泉州将成为我国光电(LED照明)产业基地之一。据悉,随着和谐光电项目的开工建设,今年年初由泉州市政府与中国美旗达成总投资23.2亿美元的三大项目已全部启动,这些大项目的建设,将为推动泉州成为新的台商投资聚集地起带动作用。
当天,中华光电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和光电产业发展研讨会同时在泉州清濛科技开发区举行。产业联盟由两岸四地50多家知名光电企业组成。联盟通过协定:将以泉州为首个基地,在未来5-10年,把海西打造成世界级光电(LED)产业基地,通过对LED产品的创新推广普及,为世界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相关信息
这2年来,在被称为“代表照明技术的未来”的LED照明产业上,泉州已有不少企业望风而动。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泉州的LED产业起步还是太晚了。据了解,LED产业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早以起步,特别是广东,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生产了。
尽管如此,从目前泉州,乃至全国的LED产品的性能、质量来看,我国的LED产业还处在中下水平。业内专家指出,基础研发不足,急于加工和销售LED产品,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首要缺点。
据了解,目前LED产品的产业链中,几种主要原材料配套还是依赖进口,包括关键原材料、外延用的衬底、有机源,封装用的高性能环氧树脂、硅胶等。并且,LED产业链上最关键的就是外延设备MOCVD,目前国内企业主要购买德国和美国所供应的MOCVD,而每台设备的价格在70万~100万美元。在芯片运用上,也基本是用台湾的芯片。“因而,此次对台湾光电项目的引进,对我市LED产业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它带来的不仅有技术上的突破,还有人才的补充。”业内人士叶先生对此次项目的引进很是看好。
但目前,泉州的LED生产企业很少,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某LED销售公司的负责人林先生,给记者细数泉州的LED生产企业:“封装企业2家、做显示屏的3家、做灯具的也是为数不多的几家。这样如何能形成产业链?”
而此次泉州签约的光电半导体项目,主要生产LED高科技产品,并且将形成LED产品从外延片、芯片、封装到应用的垂直产业链。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8亿美元,可带动下游产业链年产值达200亿元人民币。这对泉州的LED市场来说,无疑是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期待标准出台
在倡导节约型社会,倡导绿色照明的时代,LED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灯具的出口量超过1000亿,而LED将会逐步扩大其在灯具领域的市场份额。
但是,从技术上来说,在国内的灯光行业,LED的表现并不好,其可靠性还不如很多传统的光源。“其原因不是LED的问题,而是大量低质的产品也涌入了LED应用市场,影响了LED产业的健康发展。”许多业内人士呼吁,国家或地方应行动起来,尽快编制国家或地方的标准。
“由于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和可靠性考核指标,市场上经常出现LED产品以劣充好,价格混乱,这样导致了国内外的客户会对LED产品产生不信任感。”销售商林先生直言。
泉州金太阳电子的有关负责人指出,就现在而言,最紧要解决的是LED相关标准的制定,一个行业能否健康良性的发展是要有一个规则相约束,而LED现在还没有出台相关标准,让企业执行或参考。因此,能有一个相应的标准出台,对于LED产业链来说,将是一个更完整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