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2004年全球激光市场统计
发布时间:2007-09-10    来源:统计整理   阅读次数:984 分享到:
 

图1 全球激光器的销售收入(2001-2005年)

      2002年,工业专家Kevin Kalkhoven,首先在OFC会议上,然后又在Opticon展览会上,面对数百位垂头丧气的工程师、制造业者、分析家和投资者说:重新使光电子行业火爆起来的关键是消费者。Kalkhoven坚持认为:从存储外围设备和蜂窝电话显示到用于安全和医药的传感器,恢复增长的最好战略是追求终端应用,这不仅会在近期增加收入,在将来也能刺激无限的高带宽需要。 尽管,那时有许多听众对此表示怀疑, 但这一趋势很快就得到其他学者和市场确认。去年十一月,OIDA(光电子产业发展协会,华盛顿特区) 前执行主席Fred Welsh在波士顿大学光电子中心说:消费电子产品现在是光电子元件中销售增长最快的部分。在相同的会议上,Agilent实验室(Palo Alto, CA)光子学和电子研究实验室主任Waguih Ishak描述了正在出现的“数字家庭”在如何推动通信、计算机和消费者的聚合。 事实上,光子学技术正在成为主流,远远超过了打印机、指示器、智能照相机、蜂窝电话、平板电视、汽车、计算机、照明、芯片制造、遗传学、蛋白质组学和新药研究的界限。在上述的每个领域,要开发新产品时,光学技术都在扮演主要的角色。这些新的产品可以用来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或至少可以改善电子产品的质量。今天的消费者在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推动激光和光电子产业发展方面也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激光市场,今年的评论指出,尽管市场还在变化,平均销售价格(ASP)还在下降,激光产业再一次以适度的健康的速率增长:全球总销售额在2004年增加了10%(见图1)。预计2005年将继续增长,总销售额将达到59亿美元。

图2 全球非二极管激光器销售额(按应用领域分类)

     2004年和2005年的非二极管激光器的详细销售数据,分别如图2(按应用分类)和图3(按激光器型号分类)所示。


图3 全球非二极管激光器销售额(按激光器类型分类)

2004年,全球激光销售超过了预期目标。部分原因是由于亚洲活动的增加和北美销售的反弹。

      当我们开始为今年的经济评论收集数据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份报告的基调将是乐观的,因为,从2003年的下半年起,就不断有好消息进入我们的文档。

      北美的气候开始变得晴朗起来,即使在美国也是如此。工业激光器的主要供应商和主要用户正在同恐怖主义作斗争,且处在总统大选的初期。来自国家基础工业,如金属制造业,的定单,在2003年12月就开始上升,使2004年上半年的交货前景一片光明。

      在欧洲,非传统市场兴旺的新闻表明:来自东欧和欧盟小国的定单可能会弥补德国市场的萧条. 亚洲销售没有出现增长缓慢的迹象,这个市场仍然很强劲。尽管,韩国经济比较消沉,但这个没有预见到的下降因素可能会被另一个没有预见到的因素--日本市场的活跃所抵消。中国市场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一些人担心:过热的经济可能促使政府进行某种形式的干预。

图1. 2004年,各区在所有工业激光器生产方面所占的份额

      现在,我们更详细地研究这个市场。图1给出的是各激光生产区在全球生产的激光器中所占的份额,销售量以已经装运的激光器只数为准,销售额以收到货款为准。据我们所知,工业激光器的制造商主要分布在三大区域;北美(主要是美国),欧洲(基本上德国、瑞士和英国)和亚洲(主要是日本和中国)。2004年,销售量的地区份额与2003年略有不同。2003年,北美的份额较大,因为,那时它在低功率CO2激光器的生产方面占统治地位。请注意中国的CO2激光器生产情况:在报道的数据中,ILS没有把用来替换的管字计算在内。尽管,我们知道,每年有数千根管子售出,以更换旧管。我们仅将被整合到系统中去的原始激光器计算在内。事实上,在市场上使用的CO2激光管,一年需要更换3次。每管价格小于200美元,一年的总销售额只有一百二十五万美元左右。 由于中国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使低功率CO2激光器的销售价格下降,北美滑到了激光总销售额的第二位。由此推断:2004年,中国的激光销售收入(很难确定)只是略有增加。欧洲激光供应商的收入增加,高功率CW;Nd:YAG激光器市场可能更大,并且与过去几年一样强劲。与2003年相比,亚洲的激光销售额有所减少,但并不严重,因为日本的销售比预期的大, 它在高功率激光销售方面正处在复苏的阶段。

图2. 2004年,各区不同类型工业激光器的生产份额

     进一步研究可以看到(见图2):在低功率CO2激光器供应方面,美国所处的领导地位的影响;Laser公司在这一领域的销售数量估计要占到总销售量的80%。结果,北美市场份额比2003年增加了3%。亚洲和欧洲市场份额的减少要比该地区供应商销售额的实际减少,多美国支配这么一个因素。 固体激光器市场份额的变化较小,可以忽略。在欧洲,销售减少了1%,主要是由高功率Nd:YAG激光器的销售数量减少引起的。尽管,中国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但销售数量增加了,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但由于销售总量增加,亚洲份额基本不变。

图3. 2004年,各区在不同类型工业激光器销售收入方面所占的份额

当我们考虑销售收入时,图3所显示的变化具有戏剧性。因为欧洲公司生产的高功率(>1千瓦)CO2激光器至少要占全球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二,所以该地区便成为销售收入最多的地区。尽管如此,欧洲的地位仍然下降了6%,主要原因是:在北美和中国,用于打标机/雕刻机方面的低功率CO2激光器产量增加,以及日本高功率激光器销售强劲。固体激光器销售收入的变化也反映了CO2激光器销售收入的变化。在北美和亚洲,打标机/雕刻机市场的快速增长导致该地区销售收入的增加,而欧洲则下降。半导体产业的再次繁荣明显地使倍频固体激光器的定单增加。我们应该指出,工业供应商承认强烈的市场压力会导致所有激光器平均美元/瓦的下降。在表2的数据中,这一点没有得到反映,因为我们相信这种减少会被高功率激光器销售的增加所弥补。对系统供应商,像TRUMPF、三菱、Bystronic,以及其它建有自己激光器的系统供应商,我们按等价的产品列出价格,作为参考。我们没有考虑OEM的优惠问题,仅按价目表列价。因为我们总是这样做的,我们的长期分析才有价值。

图4. 2004年,各区在工业激光系统安装数量方面的份额

      前面几个图处理的是生产信息方面的数据;现在我们转向装置。图4显示的是世界各地区的份额,ILS相信它能代表工业激光系统在世界各地的分布。2004年的图与2003年基本类似。但中国安装数量的增加,使亚洲份额增加了一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使北美份额减少了一个百分点。欧洲份额增加了二个百分点,因为对东欧和新欧盟国家的销售增加。 在全球工业激光应用方面(见图5),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是打标系统的销售增加。2004年,打标系统是最大的应用领域,现在它的数量已超过所有安装的激光器的三分之一。如果把雕刻机也加入到打标系统中去,那么,它们差不多要占到所有已安装的工业激光系统总数的一半。这样一来,切割系统便下降到第二位,占总安装数的20%,焊接和微加工排到第4位,占12%

图5. 2004年,全球所有激光器(数量)的应用概况

      请读者在关心切割系统变化之前,请注意图5是按照已安装的台数来绘制的。如果想了解销售收入,按我们保守估计:切割系统的收入可达十六亿美元,远远超过打标系统(估计为4亿美元)和雕刻系统(估计为4千万美元)。金属切割收入仍占工业激光系统总收入的一半。因此很明显,ILS为什么要把重心放到这一块,并以此来判断工业经济的健康程度。 图6显示的是:2004年安装的大约3000套金属薄板切割系统的分布情况。德国销售的缓慢增长,由新欧盟国家的销售增长和东欧的快速增长所补偿,从而使欧洲在安装数量方面只下滑了二个百分点。日本在激光切割方面的强劲增长,和中国销售的激增使亚洲增加了二个百分点。美国制造业的恢复,使北美安装数上升了二个百分点。固定设备的销售可望在2005年有很大增长。刚刚开始加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可能会在新一年里,成为主要增长因素。

图6. 2004年全球安装的薄板切割系统分布情况

      ILS总是要透过工业产生的数字以确定哪一类应用最容易发生变化。例如,由于激光打标的重要性,我们不断地检查可能影响增长率的技术变化迹象。新的安全标准、消费者对产品可追溯性的要求、工业编码要求和担保考虑等都处在上升过程中,这些因素将会继续推动打标系统的发展,至少在未来二年内,使它实现二位数增长。高功率激光器的出现已经在金属切割领域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将激光带入到长期由火焰和等离子体切割所统治的市场领域。 激光焊接,年销售百分比基本没有变化,但可能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因为供应商们开始推动将激光技术用于金属薄板焊接(看p28)。几年来,ILS已经预测到:只有汽车工业才有共同的焊接需要,而且可以用激光来完成,并使激光的年销售额有明显增加。接着,我们会看到:金属薄板焊接可能是使焊接增长的近期驱动力。 工业激光器的增长记录已经有35年了,因为总是有一些新的应用来推动年销售额的增长。现在,还没有用其它技术来废除激光技术的例外。因此,在开始进入2005年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把握的说:今年实现10%的增长是相当现实的。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2023年度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概况及机遇与挑战

2023年中国激光产业的产值约为980亿元,较上年增幅达9%。 在激光....

04-02

激光雷达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现状

激光雷达持续的技术革新助力多产业新发展。早期激光雷达主要用于....

12-0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