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美国联合太阳能与津能合建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
发布时间:2007-09-29    来源:统计整理   阅读次数:1844 分享到:

     天津津能投资公司与美国联合太阳能公司日前在津签署合资合同共同投资建设年产25兆瓦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500万美元,已被列为天津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于2008年6月建成投入生产。
    
    美国联合太阳能公司拥有世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技术。此次天津津能公司与美方合资公司引进的以微米不锈钢带为衬底的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与目前的玻璃硬衬底太阳能电池相比,具有重量轻、抗冲击、可弯曲、易安装以及应用领域宽等多方面的优点。据了解,该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25兆瓦,实际年产可达30兆瓦,其建成投产后将扩展到3条生产线,最终达到90兆瓦的规模,进一步提高国内太阳能电池技术水平加快推进天津新能源产业发展。

     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于1992年正式运营,以电源、热源、气源、新能源,即“四源”战略为主业,经过10多年的开拓创新,注册资本由成立时的3亿元增至41.87亿元,资产总额由9亿元增至235亿元。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由Carlson和Wronski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发成功,80年代其生产曾达到高潮,约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量的20%左右,但由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低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而且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存在光致衰减效应的缺点:光电转换效率会随着光照时间的延续而衰减,其发展速度逐步放缓。目前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量的10%左右。但我们认为,晶体硅的短缺及价格上涨将是长期存在的事实,即使晶体硅瓶颈突破,能源节省优势仍然能保障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生存空间。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从美国克罗拉公司引进一条1兆瓦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工业化较为成功。截至2003年底我国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还只有这一条生产线。目前深圳为日月环公司和创益公司拥有两条线,但还处于工业化技术进一步研究的阶段。

  从目前看,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缺点目前已不成为其发展的障碍。

  转化率不高,相同的输出电量所需太阳能电池面积增加,对于对太阳能电池占地面积要求不高的场合尤其适用,如农村和西部地区。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