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ZnO薄膜的MOCVD生长技术
发布时间:2007-09-28    来源:统计整理   阅读次数:751 分享到:

     ZnO是具有光电、压电特性的宽直接带隙的半导体材料。它可以用于超声换能器、偏转器、频谱分析器高速光开关及微机械;高频滤波器;紫外探测器、蓝光和紫光发光管或激光器等光电、压电器件领域。本项目以Zn和O2为反应源,采用特殊设计的、具有射频等离子体源的新型MOCVD(金属有机化合物汽相淀积)系统,在Al2O3、Si、金刚石/Si等衬底上生长ZnO薄膜。
  ZnO是一种具有压电和光电特性的宽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它可以用于超声换能器、偏转器、频谱分析器、高速光开关及微机械;高频滤波器;紫外探测器、蓝光和紫光发光管或激光器等方面。这些器件在大容量、高速光纤通信的波分复用、光纤相位调制、反雷达动态测听、电子侦听、卫星移动通信,并行光信息处理等民用及军事领域有重要应用。因此,ZnO材料及器件的开发与应用必定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简要技术

  自1996年首次报道了ZnO薄膜的室温光泵浦紫外激射至今,短短的几年间ZnO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的范围已涵盖了ZnO体单晶、薄膜、量子点、量子线等材料的生长和特性以及ZnO传感器、表面声波器件、探测器以及发光管和激光器等器件的研究和制作等方面。但是,2002年10月,在美国召开的ZnO国际学术会议上,各国学者得出一致的结论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可信的稳定的p型ZnO薄膜材料制备成功。因此,攻克p型ZnO是目前摆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要课题,是研制电注入p-n结型ZnO器件必须解决的难点。

  ZnO薄膜材料的生长方法有蒸发、磁控溅射、离子束溅射、脉冲激光淀积(PLD)、金属有机化合物汽相淀积(MOCVD)、分子束外延(MBE)等。其中MBE和MOCVD法生长的ZnO薄膜质量较高,单纯从生长质量上看,MBE方法可能还略高于MOCVD。但是,根据GaN材料及蓝光发光管研制和生产的经验看,用MBE生长的材料制作的光电器件的性能却不如MOCVD生长的材料。

  目前国内的状况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最近几年,国内ZnO材料与器件研究的单位开始增多。如:浙江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单位用溅射法、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用MOCVD法、中科院长春光机物理研究所用MBE和PECVD等方法开展了对ZnO的研究。所用独特设计的、具有等离子体源的MOCVD系统生长ZnO薄膜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技术原理

  一般情况下生长的ZnO薄膜由于存在间隙Zn,电阻率较低。通过氮掺杂的方法获得高阻ZnO薄膜,其原理是:①在ZnO薄膜中,N可以和Zn生成Zn-N键,从而降低间隙Zn的浓度;②N的掺入,可以提供一个浅受主能级,从而提高空穴浓度。性能指标:电阻率:达到8.62×106Ω·cm。

  技术创新性

  1.设计并组装了附加等离子体源和具有高速旋转衬底的MOCVD系统,该系统有如下四个特点:

  (1)两个特殊设计的喷枪。(2)特殊设计的均匀加热片。(3)高速旋转的衬底座。(4)添加了射频等离子体增强系统。

    2.在Al2O

  3.Si、金刚石/Si等衬底上,生长高质量ZnO薄膜。

  应用前景

  ZnO是具有光电、压电特性的宽直接带隙的新兴半导体材料,利用ZnO薄膜可制作多种光电、压电器件,这些器件在通讯、信息存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如:

  ①高频滤波器:ZnO制作的高频滤波器可以达到极高的工作频率,完全可以满足迅猛发展的通讯业务的需要。②紫外探测器:它可检测出各种情况下的紫外光强度和频谱分布,可用于信息传输、环境监测、航天、生命科学和军事领域。③紫外激光器:可用于光盘技术,提高存储量,满足对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的需要。此外,还可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刻技术之中,进一步的缩小器件尺寸,降低功耗,提高速度等。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近年来GaN系材料的蓝绿光发光管、激光器及相关器件以其巨大的市场而成为研发的热点,其蓝绿光发光管已商品化,蓝光激光器也即将走向市场。与GaN相比,ZnO有更高的熔点、激子束缚能及激子增益,且外延生长温度低、成本低、易刻蚀而使后工艺加工方便等优点,而显示出比GaN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ZnO发光管、激光器和紫外光探测器等有可能取代或部分取代GaN光电器件。因此前景非常广阔。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可扩展光芯片每秒分类近20亿张图像,有望促进人脸识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了首块可....

06-10

MicroLED的三种实现工艺

MicroLED目前知道的有三种工艺,预计薄膜转移技术最快应用 Micr....

04-03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