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照明电器生产国和出口国。2006年,中国照明行业产值约1600亿元,出口100亿美元,仅占全球市场18%。
截至 2006 年 12 月,我国有十余家外延芯片厂商已经装备 MOCVD ,投入生产的总计数量为 40 台。按照各厂商的扩展计划, 2007 年预计另有 15 台 MOCVD 陆续安装投入使用,将使国内的 GaN MOCVD 设备 增加到 55 台。
2006 年国内 LED 芯片市场分布如图 5 所示。 其中 InGaN 芯片市值约占据 43 %, 四元 InGaAlP 芯片市值约占据整个国内 LED 芯片的 15 %;其他种类 LED 芯片的市值约占据 42 %。从国内芯片产值上计算, 2006 年国内 InGaN 芯片产值 4.5 亿元,同期国内 InGaN 芯片需求总产值 25 亿元。国内非 InGaN 芯片(普亮和四元)总产值 6 亿元,同期国内非 InGaN 芯片需求总产值 17 亿元。合计国内芯片市场总需求 42 亿元。
从国内芯片供需状况来看, 2006 年国内 InGaN 芯片产量约 60 亿颗,而同期国内对 InGaN 芯片需求总量约达 200 亿颗,国内自产 InGaN 芯片约占总需求量 30% ;四元 InGaAlP 芯片国内产量约 60 亿颗,约占同期国内总需求量 200 亿颗的 30 %;合计其他类型的国产芯片 2006 年产量约达 170 亿颗,国产率达 65.4 %。综合而言, 2006 年国内芯片自产量合计 290 亿颗,占总需求量 660 亿颗的 43.9 %,其中 2006 年国产高亮芯片 120 亿颗。
目前,我国具有一定封装规模的企业约 600 家,各种大大小小封装企业已超过 1000 家。从分布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江西、福建、环渤海等地区。目前国内 LED 器件封装能力约 600 亿只 / 年。 2006 年国内高亮度 LED 封装产品的销售额约 146 亿元 ,比 2005 年的 100 亿元增长 46% 。( 2005 年统计国内 LED 产 业总产值 133 亿元,其中封装 封装产品的销售额约 100 亿)。
随着国内相关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及新的芯片公司的陆续进入,在国内需求市场的推动下,国内 InGaN 芯片产能已经由 2003 年的 65KK/ 月倍增至 2005 年的 400KK/ 月,国内自产供应率逐年提升。 2006 年国内 InGaN 芯片产能较 2005 年增长 50 %,已达 600KK/ 月。预计未来几年国内 InGaN 芯片仍将保持 30 %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至 2010 年国内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 GaN 芯片生产基地, 产能高达 1650KK/ 月。
功率型LED作为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蕴含着诱人的市场前景。2004年全球LED应用市场的规模超过120亿美元,预计2010年全球将达到500亿美元,中国将达到600亿元人民币。据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统计,国内市场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手电筒、矿灯、航标灯等均属于大功率LED的重要应用领域。现在各厂家均在积极尝试用功率LED取代普通白光LED,一旦功率LED产品实现批量化生产,价格下降至15元以下,将进入大批量应用的产业阶段。
车用市场亦将是白光LED的高成长领域,汽车内外部照明均会用到功率LED。手机Flash、300万像素以上数码相机闪光灯将会大量采用功率型TOP LED。
城市灯饰、景观灯(方向灯、迷你聚光、装饰、建筑细节、穹顶照明等)会逐步用功率LED取代霓虹灯,此领域市场巨大。
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正在进入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2006年国产芯片市场占有率达44%,已经开发成功140多个新产品,2001年至2006年半导体照明市场销售额年均增长率为48%。
目前功率型芯片和功率型白光封装达到国际产业化先进水平,发光功率和发光效率分别达到189Mw和471lm/W,改变了过去蓝光芯片主要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
2006年,半导体照明封装产值达146亿元,已经形成了从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器件封装到集成应用的比较完整的研发体系。预计到2010年,中国半导体照明及相关产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被列入中长期规划第一重点领域(能源)的第一优先主题(工业节能)。
目前,国内从事LED产业的单位超过400家(外商除外),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技术人员超过5000人。2002年我国发光二极管(LED)生产企业数达420家,员工3万余人,产量150多亿支,产值80多亿元;2003年产量达200亿只,产值100多亿元,增速超过30%,其中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产量几十亿只,增速超过50%。我国照明领域的LED产业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国内蓝光芯片指标达到国外中档产品水平,LED封装技术与国外差距小,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有可能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另外,位于产业链下游的芯片封装与照明应用产业,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因此有能力承接国际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转移。
同年10月,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项目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