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光电光电子行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武汉华工光电所的OLED显示屏研究新进展
发布时间:2007-09-07    来源:网络   阅读次数:905 分享到:

未来的电视机与电脑显示屏能像画卷一样卷起来轻松携带,或者可以轻松地把它贴在任何一面墙上?专家表示,如果柔性的大尺寸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 技术取得突破,这些都将成为现实。目前,由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元器件研究所承担的“全彩色高分子发光显示屏技术研究”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并有 望实现产业化,有利于推动广东OLED核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进展顺利,广东用上自主研发的大尺寸OLED已为期不远。

OLED技术优势明显

  据项目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光电所副所长彭俊彪教授介绍,OLED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源,这使得显示器可以做得更薄更轻,也为实现 柔性显示奠定了基础。“它的厚度可以小于1毫米,仅为LCD屏幕的1/3。而由于它是固态结构,机械性能好、抗震动性强,因而使用塑料、薄膜或胶片作为基 板就可以实现软屏显示,并可做成能弯曲的柔软显示器。”

  同时,它具有宽视角特性,可视角度更大,上下、左右的视角宽度超过170度。在显示同样分辨率的情况下,OLED的亮度更好,即使在较暗环境下,也都 显得比较明亮。它还能适应从零下40度到零上80度的温度,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制造工艺简单,成本更低,并且发光效率更高,也更省电。

  “正因为有这些优势,OLED才被称为是理想的显示技术。”彭俊彪教授表示,虽然OLED功能更多也更先进,但大屏幕的OLED技术仍未成熟,所以目前的应用仅局限于手机显示屏、MP3播放机屏幕以及汽车内仪表的显示等方面。

华工OLED研究取得系列突破

  有机高分子发光技术有广阔的应用背景,因而发展非常快。而作为广东省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工光电所较早地开展了高分子 发光显示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其中,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为首的学术团队,承担了“全彩色高分子发光显示屏技术研究”项目,并在国内首次 研制出高分子全彩色点阵发光显示屏。

  “白光高分子发光器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效率低、稳定性欠佳。”据彭俊彪教授介绍,围绕提高白光的发光效率和设计合成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课题组做 了许多探索性工作,采用旋涂技术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有机分子的96X64和128x64点阵单色显示屏,解决了大面积涂覆均匀高分子薄膜的关键技术,实 现了动态图像显示,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

  “同时,有机高分子显示器的彩色化问题也一直在探索和研究中。我们提出了新的彩色化方案,采用多层结构在同一衬底上实现了红、绿、蓝三色发光,这方面 工作已获得发明专利。并且采用上面提到的自主创新的多色发光器件原理,结合喷墨打印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全彩色高分子发光显示屏样机。”彭俊彪表示,通 过研制全彩色的高分子显示屏,目前他们已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制屏的核心技术,并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目前,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该项成果已进入中期试验阶 段,对技术转移并进行批量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将推动显示屏技术更新换代

  “与CRT电视产业刚起步时的情况不同,目前我国在显示器产业方面已有了相当的技术基础,与国际水平也比较接近。因此,这个产业的发展不能像以前那样 满足于单一的引进,而要吸收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彭俊彪教授认为,由于中国在CRT和LCD等显示技术的发展早期没有能够及时进入,导致缺乏核心技术和 竞争能力,只能依靠强大的代工等方式参与产业链上利润很低的市场部分的竞争,这是很不合理的。

   “广东的彩电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但缺乏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关键性器件生产配套,上游‘瓶颈’仍有待突破。”彭俊彪表示,有机 高分子发光技术具有工艺简单与低成本的优势,加上具有超薄、宽视角、响应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是平板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华南理工大学在OLED技术取得突破,将有利于推动广东显示屏技术更新换代。”他建议,政府应加大对该项技术的研发投入,整合资源,促进有机高分子显示技术产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协会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威睛光学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

首届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系列评选”由福布斯中国与卫斯....

04-23

光经济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量子、纳米、生物科技深度交织,催生出....

03-27
行业分析
光电新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版权所有@2025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中国电科十一所园区